您的位置:首頁 > 書(shu) 館 > 工程檔案

上海長江隧道

作者:  來源:米兰官网登陆  發布:2015/8/27  瀏覽: + 放大字體(ti) | - 減小字體(ti)

摘 要:上海長江隧橋(崇明越江通道)工程位於(yu) 上海東(dong) 北部長江口南港、北港水域,是我國長江口一項特大型交通基礎設施項目,也是上海崇明越江通道至西安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工程的建成將改善上海市交通係統結構和布局,加速長三角地區經濟一體(ti) 化,更好地帶動長江流域乃至全國經濟發展,提升上海在全國經濟中的綜合競爭(zheng) 力。

工程簡介

 

上海長江隧道地質剖麵圖

 

上海長江隧道工程平麵圖

上海長江隧橋工程,采用“南隧北橋”方案,包括上海長江大橋和長江隧道工程兩(liang) 部分。其中,以隧道方式穿越長江南港水域,長約8.9km;以橋梁方式跨越長江北港水域,長約10.3km。工程起於(yu) 上海市浦東(dong) 新區的五好溝,經長興(xing) 島到達崇明縣的陳家鎮,全長25.5km。工程采用“西隧東(dong) 橋”方案,即以隧道形式穿越長江口南港水域,長約8.95km;以橋梁形式跨越長江口北港水域,長約16.65km。工程按高速公路標準,雙向六車道,設計荷載公路I級,設計車速80-100km/h。工程於(yu) 2004年12月28日正式啟動。

上海長江隧道自開工起,就因其“長、大、深”的特點,吸引著業(ye) 界同行的目光。長——盾構一次性掘進距離長達7.5km,世界上絕無僅(jin) 有;大——兩(liang) 台超大盾構直徑達15.43m,堪稱世界之最;深——江底高水壓施工,最深處覆土達55m。長江隧道以及整個(ge) 長江隧橋工程於(yu) 2009年10月31日通車。

隧道建設

 

上海長江隧道運營剖麵圖

上海長江隧道連接上海市陸域和長興(xing) 島,是長江隧橋工程重要的組成部分,隧道長約8.9km,是上海隧道建設上的最大挑戰。由於(yu) 穿越整個(ge) 長江南港水域,經過科學長期論證,並以國家“863”課題“超大特長越江盾構隧道關(guan) 鍵技術研究”為(wei) 主導,推進一係列重大科研項目的實施,使兩(liang) 台超大盾構一次性掘進距離長達7.5km沒有停頓,最深的埋設深度將達到55m。

隧道起於(yu) 浦東(dong) 新區五號溝,穿越南港水域在長興(xing) 島西南方登陸,全長8.95km,其中穿越水域部分達7.5km。隧道整體(ti) 斷麵設計為(wei) 上下的雙管隧道,兩(liang) 單管間淨距約為(wei) 16 m,沿其縱向每隔800m左右設一條橫向人行聯絡通道。單管外徑為(wei) Ф1500cm,內(nei) 徑為(wei) Ф1370cm,內(nei) 設三條(3×3.75m)車道,雙向即六車道,設計車速為(wei) 80km/h。隧道在浦東(dong) 側(ce) 及長興(xing) 島側(ce) 均設有敞開斷矩形暗埋段及22×48m深約25m的工作井。兩(liang) 台直徑為(wei) Φ1543cm泥水加氣平衡盾構,從(cong) 浦東(dong) 側(ce) 工作井由南向北一次掘進至長興(xing) 島側(ce) 工作井實現隧道貫通。

直徑達15m的泥水平衡盾構掘進機堪稱是龐然大物,掘進施工工序複雜。據介紹,整條隧道由4000多環、寬2m混凝土環組成,每環隧道則由10塊楔形管片拚裝而成。10塊管片的大小、形狀均不完全一樣。施工時,嚴(yan) 格控製誤差,貫通後的整條隧道高程誤差不超過2cm,水平誤差小於(yu) 2.7cm。

施工時,科研人員在兩(liang) 台盾構機上安裝了大量傳(chuan) 感器,邊推進,邊校正。國家863項目“超大特長越江盾構隧道關(guan) 鍵技術研究”課題組認為(wei) ,此前國內(nei) 盾構一次掘進距離一般約為(wei) 2km,幾經論證,考慮到上海長江米兰国际在线娱乐暴露麵過大,且土層極度不穩定,中途停頓造成沉降的可能性增大,最終決(jue) 定長江隧道7.5km盾構推進一氣嗬成。米兰国际在线娱乐過程中,兩(liang) 台泥水平衡盾構機每向前挪一步,都需消耗一定量的支護泥漿,同時盾構機刀盤又會(hui) 掘出大量成分複雜的江心底泥。項目課題組開發出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高效環保型泥水處理係統,成功解決(jue) 了粘土地層超細顆粒分離難題,使盾構泥水回收率超過80%。

上海長江隧道破難題、創速度、化風險的力量來自自主創新。在國家863計劃和上海市科委“登山計劃”支持下,上海長江隧道向隧道工程領域的若幹前沿課題發起挑戰,共申請28項專(zhuan) 利和8項軟件著作權,編製14項施工指南和工法。

運營安全

 

上海長江隧道內(nei) 徑13.7m圓形隧道,被巧妙分隔為(wei) “三層樓”(三層結構)和“五間房”(五個(ge) 不同的功能區域):上層,是用於(yu) 火災排煙的通風道;中間層,三條5.2m高的汽車道寬敞而明亮;下層,被一切為(wei) 三,中間為(wei) 規劃中的地鐵線預留出軌道空間,左側(ce) 是疏散通道,右側(ce) 為(wei) 電纜通道。如此精心設計的結構,被業(ye) 界評價(jia) 為(wei) “最有效的空間利用形式”,省去了另行開掘軌交隧道的資源,節約施工費用約10億(yi) 元。

在上行與(yu) 下行兩(liang) 條隧道之間,每隔830m就留有一條長15m、寬1.8m的橫向逃生通道,全程共設有8條;而在每條隧道的公路層與(yu) 軌交層之間,每隔260m設有一條疏散樓梯,全程共有26條,所有逃生口都畫有醒目的標號。如此“8橫26縱”的立體(ti) 逃生係統,在現有隧道布局中實為(wei) 罕見。一旦隧道內(nei) 有事故發生,50m一處的智能疏散標識會(hui) 通過箭頭自動告訴駕駛員和乘客,向左還是向右跑,能最快到達逃生口。萬(wan) 一發生火災,著火點前後的3個(ge) 排煙點會(hui) 自動打開,迅速把煙霧吸入,盡可能減小乘客中毒、窒息的危險。

兼顧安全和舒適,全長8.95km的隧道設計處處以人為(wei) 本。在進出隧道的幾秒鍾內(nei) ,駕駛員總會(hui) 因光線的忽暗忽亮而感覺不適,此時幾盞光線接近太陽光的高壓鈉燈可減輕類似的“黑洞”和“白洞”效應;隧道內(nei) ,LED光源的亮度可根據外部光線變化而適當調節;為(wei) 緩解視覺疲勞,隧道的腰線顏色被一分為(wei) 二:前半藍色,後半綠色——據測算,種種人性化設計可使長江隧道的交通事故發生率降低20%~30%。

米兰官网登陆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米兰官网登陆”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yu) 米兰官网登陆,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須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用,並注明“來源:米兰官网登陆”。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guan) 法律責任的權利。凡本網來源注明為(wei) 非米兰官网登陆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該文章僅(jin) 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guan) 內(nei) 容,僅(jin) 作參考。如因作品內(nei) 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yu) 本網聯係。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

發表評論

發表評論 (回複限1000字以內(nei) !)

加載更多...


米兰官网登陆手機版
米兰官网登陆微信公眾號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