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瑞士阿爾卑斯山下全長達5英裏(約合56公裏),深8000英尺(約合2400米),共耗資65億(yi) 英鎊(約合人民幣645億(yi) 元)的聖哥達基線隧道(Gotthard Base Tunnel)的挖掘及鋪軌均已基本完工,正式超越日本青函隧道,成為(wei) 世界最長、地表下最深鐵路隧道。
此次隧道建設規模龐大,超過2000名工人參與(yu) 挖掘工作,曆時20年挖出約200萬(wan) 卡車的泥土量。阿爾卑斯山下崎嶇的地形又為(wei) 建設工作增加難度,所幸,隧道選地相對平坦,使列車行駛速度可達150英裏(約240km/h)。
瑞士目前通過阿爾卑斯山脈的聖哥達快線需在盤山路上左衝(chong) 右突上上下下,陡峭的山勢大大限製了列車的行駛速度與(yu) 運載量,米蘭(lan) 和蘇黎世之間的交通很成問題。聖哥達基線隧道設計為(wei) 兩(liang) 條平行隧道,各含一個(ge) 軌道。此隧道為(wei) 瑞士阿爾卑斯樞紐計劃(AlpTransit)的一部分。

該隧道將於(yu) 今年10月進行第一次安全測試,預計於(yu) 2016年6月正式運營。隧道運營後,乘客乘火車從(cong) 瑞士蘇黎世前往意大利米蘭(lan) 僅(jin) 需2小時50分鍾,比以往節約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