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cong) 意大利引入的地下智能停車場模式有望落戶廣州
停車難是如今社會(hui) 越來越突出的矛盾,為(wei) 了緩解此矛盾,各種政策、新型車庫也應運而生。近日,廣州白雲(yun) 區一公司從(cong) 意大利引進地下智能停車場技術,如果該新型停車場有望落戶廣州,將有效破解這一難題。
與(yu) 廣州以往建在室外方形塔式全自動化車庫以及升降橫移式機械停車位不同,該公司引入的井筒式智能地下停車場模式是一種單體(ti) 圓形車庫,在用地上,具備占地小、泊車量大、選址靈活的優(you) 勢,適合在城市較密集地區建造。
據悉,此項停車技術隻需小區有一塊20米直徑的空地,且地質條件允許,隻需要占用小區35平方米的綠化帶,就可以給業(ye) 主提供108個(ge) 車位。
一個(ge) 占地直徑有20米的空地或地下室空間,深15至20m,就可以建成6~9層(每層停車12輛)的圓筒形智能車庫,可停放72~108輛車。車庫中間是一台升降電梯,升降電梯將車輛通過智能化識別實現存取車。車庫建成後,車庫出入口僅(jin) 占35平方米,可以還路於(yu) 民,還廣場於(yu) 民,還公園於(yu) 民。
優(you) 點多 存取車隻需45秒
此停車場采用電腦智能化自動識別技術,人不用下車庫,機械托盤自動存取車,每次存取車時間不超過45秒。存取車過程會(hui) 全程被監控視頻記錄下來。同時,地下停車場具有活體(ti) 識別係統,當車上有人(包括小孩)、小動物時,停車刷卡後車不會(hui) 下庫,並會(hui) 有相應提示,可以讓車停在車庫更安全、更放心。與(yu) 傳(chuan) 統的地下停車場相比,操作方便,人不用下車庫找車,出入不需通過保安管理等繁瑣事情,因此也就不需要像傳(chuan) 統停車場那種24小時照明與(yu) 人員巡邏管理模式。
選址靈活 占地少
這項停車技術能夠克服現有停車方式的諸多缺陷與(yu) 不足,最大優(you) 點是解決(jue) 土地問題。選址方麵,適用於(yu) 小區樓房與(yu) 樓房之間的綠化、小區內(nei) 綠化休閑廣場、原有三層車庫內(nei) 進行改造建設。隻需要在角落位置劃出一個(ge) 直徑20米的位置,即可建設。該停車庫占地麵積小,節約城市空間。車庫地麵部分除留有35平方米的升降平台外,其他可建設成花園或建築小品,供人們(men) 活動。
防盜防水 安全性高
地下智能封閉式管理,人不進車庫,起到了防盜、防曬、防凍、防雨、防刮蹭、防破壞等作用。
裝配化程度高
車庫內(nei) 部結構預製,機械零件、動力設備,係統控製均是工廠加工,標準化、模塊化。土建施工同時進行,建造一個(ge) 圓形停車庫土建施工需要100天完成,機械安裝和運營調試約需80天。
使用壽命長
以建設成本為(wei) 例,地下智能停車庫每個(ge) 停車位約投入20萬(wan) ~25萬(wan) 元,該車庫建設總投資約2000萬(wan) ~2500萬(wan) 元。地下智能停車場土建設計使用年限為(wei) 99年,機械為(wei) 50年,零配件磨損更換頻率低。
政策:立體(ti) 式停車場可辦產(chan) 權登記
最新備受關(guan) 注的《廣州市停車場管理辦法(草案征求意見稿)》(簡稱“辦法”)於(yu) 5月21日在市法製辦官網公開征求意見。
出台措施辦法鼓勵新建停車場,包括新建立體(ti) 式停車場可辦產(chan) 權登記。據了解,此規定推出多項鼓勵扶持措施,包括可按建設工程項目聯合審批模式審批;可按照其整體(ti) 空間投影的占地麵積辦理確權登記手續;服務費標準可在規定的同類停車場機動車停放保管服務費標準的基礎上適當上浮。此外,符合設定一些條件後,可免於(yu) 申領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規劃許可證。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機械式立體(ti) 停車設備安裝前應當參照物權法要求進行公示,聽取利害關(guan) 係人的意見。